股票代码:836342    
 子公司: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医药监管从不是“紧箍咒”

发布时间:2025-10-10


文章来源:药视声

 

医药行业的监管从来不是“紧箍咒”的简单叠加,而是随着产业进化不断迭代的“安全网”。

 

2025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医保局先后出台的两项重磅政策——《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政策解读与医保基金“百日行动”专项整治,恰好勾勒出监管逻辑的转变:从“事后处罚”转向“全周期防控”,从单点管控转向系统协同。

 

前者瞄准生物制品这一健康底线,后者剑指医保基金这一民生钱袋子,两者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目标:让监管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而非拦路虎。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修订

 

生物制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监管必须“更严、更细、更连贯”——一支疫苗从实验室到接种者体内,要经历生产、运输、存储、使用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节点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2020年12月发布的《办法》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其核心是通过批签发制度对疫苗等生物制品实施上市前检验。而2025年发布的《办法》政策解读进一步强调全链条监管要求,将监管重点从单一环节扩展至“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

 

例如,要求企业建立覆盖全流程的追溯系统,不仅要记录生产批次、检验数据,还需上传运输环节的温湿度监控记录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监测信息。

 

通过这一机制,监管部门可快速定位问题环节:是生产时的工艺波动?还是运输中的冷链断裂?或是接种时的操作失误?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对生物制品“质量属性”的重新认知: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需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而非仅依赖终端检验。

 

修订后的《办法》进一步细化了“三方责任边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作为“第一责任人”,需对产品质量负总责;批签发机构承担“技术审核责任”,需确保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聚焦“合规性监督”,重点检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这种“责任分层”的设计,解决了过去“监管职责交叉、企业主体责任虚化”的问题。

 

2025年修订延续了“基于风险的批签发策略”:对连续3批检验合格且生产工艺稳定的企业,可减少抽样量或简化检验项目;对存在历史质量问题或偏差未整改的企业,则增加抽检频次并开展“驻厂检查”。

 

该策略依托国家药品追溯平台整合的批签发、不良反应及生产数据,通过风险模型动态评估企业质量等级。

 

针对生物制品进出口的痛点,修订后的《办法》完善了“电子批签发证明互认机制”:出口疫苗在获得国内批签发证明后,可通过“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生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证书,境外监管部门可实时验证真伪,无需重复提交纸质文件。

 

这一变化直接解决了出口企业的效率痛点。

 

医保基金“百日行动”

 

医保基金是14亿人的“看病钱”“救命钱”,但长期以来,倒卖回流药、欺诈骗保等行为像“蛀虫”一样侵蚀着基金安全。

 

2025年9月24日启动的医保基金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通过“大数据监控+跨部门联动+源头治理”组合拳强化监管威慑力。

 

“回流药”指患者未使用的药品通过非法渠道流回药店或诊所再次销售,此类行为不仅违反医保规定,还可能因存储不当导致药品失效。

 

2025年“百日行动”中,国家医保局联合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药品追溯码系统,实时监测异常流向。

 

过去,医保基金监管多聚焦终端查处,而2025年“百日行动”首次将责任链条延伸至流通环节,明确要求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药店落实“四不”要求,对涉嫌伪造随货同行单、篡改购销记录的流通企业,依法移送公安部门并实施联合惩戒。

 

因此,“百日行动”并非短期运动,而是推动行业建立长效合规机制。

 

为创新兜底

 

无论是《办法》修订还是医保基金“百日行动”,其核心都不是“管死”,而是“管好”——通过全链条追溯技术降低企业合规成本,通过风险分级监管提升产业效率,通过精准执法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对于生物制品企业而言,《办法》要求建立的电子追溯系统虽需投入资源维护,但能快速定位质量问题环节,减少召回成本。

 

对于医药流通企业,“百日行动”通过穿透式监管打击非法回流药,合规企业市占率提升,反而优化了竞争生态。

 

当监管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信用修复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企业才能专注于创新。

 

毕竟,监管的终极目标,始终是构建“安全-效率-可及”三角平衡:既要守住质量红线,也要通过智慧监管工具释放产业活力,最终实现“让好药触手可及”的民生承诺。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仅做分享之用,不代表平台观点。图片、文章、字体版权等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E9KYsGJtTyjcc7x4PggKw?scene=1&click_id=2

 

南京正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惠美路3号 电话:025-85666126

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100号富力盈泰广场A栋801-803 电话:020-38033288

南京恒正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C6栋1101、1102、1103、1105、1106室 电话:025-85666129
联系我们 | 申请代理 | 法律声明 | 员工通道             版权所有:南京正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10062552号-1 互联网服务备案编号:苏网药信备字〔2025〕00152号     投诉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