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836342    
 子公司: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从“青菜”到“上海青”,集采报量升级?

发布时间:2025-11-10


文章来源:药视声Medispace

 

“采购量75%得到满足!”当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公布时,这个数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用药选择权得到了充分尊重——就像去超市购物,既能买到心仪的品牌商品,也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10月27日开标的第十一批国家集采交出了一份成绩单:55种药品中标,覆盖抗感染、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等核心治疗领域,全国4.6万家医药机构参与报量,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报量规则大升级

本次集采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开放“按厂牌报量”。

 

以往医疗机构只能按药品通用名报量,好比去餐厅只能点“青菜”而不能指定是“上海青”还是“菠菜”。而这次,医院可以明确选择自己青睐的品牌。

 

这一变化带来实质性的改革:77%的报量具体到了品牌,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这种转变尊重了临床医生的用药习惯,保障了治疗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有评论指出,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在招采规则上较此前十批有了显著优化——规则更精细,解释更详细,考虑也更加全面。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锚点价格”、“两轮复活机制”,这些新术语成为本次集采防止恶性低价竞争的关键设计。

 

规则制定者优化了价差控制的“锚点”,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价差控制基准,而是要求在有效申报入围企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中取较高值。

 

这就好比竞标不是比谁的价格更低,而是看谁的报价更合理。当所有企业都理性报价,竞争就从“价格战”转向了“价值战”。

 

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但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顾海在开标现场表示,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惊呼声少了,这说明企业的报价比较合理。

 

质量门槛与多元选择的平衡术

 

本次集采提高了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企业具有两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且生产线两年内无违反GMP记录。这好比为参与集采的企业设置了“高考分数线”,只有基础扎实、质量过硬的企业才能入围。

 

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确保“降价不降质”。

 

其中,外资药企对原研品种的参与策略出现分化。

 

部分选择放弃报价或维持现价,但亦有如阿斯利康、罗氏等企业在奥拉帕利、达格列净等25个品种上积极参与竞争。这反映了我国仿制药质量提升已形成对原研药的有效替代,同时原研药企也在根据市场竞争格局调整策略。

 

不过,集采政策并非“一刀切”。协议采购量只占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完成后,医院可自主选择其他中选品种或非中选药。这为原研药留下了市场空间。

 

从“光脚企业”到“主流玩家”

 

本次集采规则调整增加了“光脚企业”通过低价抢占市场的难度。“光脚企业”指原本市场份额较小、试图通过大幅降价在集采中脱颖而出的企业。

 

规则要求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而医疗机构报量多为市场认可度高的成熟品牌,这使得主流企业更容易中选。

 

有专家指出:集采将成熟仿制药利润控制在合理区间,既避免企业因过度逐利忽视创新,又通过带量保障为企业提供稳定现金流,为创新研发积累基础。

 

这种变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创新”转型,创新药行业正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行业。

 

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管线中创新药占比从2018年的25%升至2023年的45%。更多的生产企业将节省的营销费用投入到创新药物研发中,加速了新药上市进程。

 

药品集采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砍价”层面,成为推动医药行业生态重构的重要力量。随着第十一批集采于2025年10月开标并将结果落地执行,患者将用上新一轮质优价宜的药品,而中国医药行业也将在价值导向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仅做分享之用,不代表平台观点。图片、文章、字体版权等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el5lE-SgCswdP4bim3naAscene=1&click_id=2

作者:koi


南京正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惠美路3号 电话:025-85666126

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100号富力盈泰广场A栋801-803 电话:020-38033288

南京恒正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C6栋1101、1102、1103、1105、1106室 电话:025-85666129
联系我们 | 申请代理 | 法律声明 | 员工通道             版权所有:南京正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10062552号-1 互联网服务备案编号:苏网药信备字〔2025〕00152号     投诉电话:12315